痛心!甘肃地震已致135人遇难!重大创伤后,如何恢复心理健康

2023年12月18日晚,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6.2级地震,目前已致135人死亡,这个数字也许还会攀升。

起床看到这一消息,第一反应是惊讶,惊讶地震强度这么大,惊讶于这么多人失去了生命。
紧接着,遗憾、痛心涌上心头,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。
关于“汶川大地震”的记忆再一次攻击了我。作为亲身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四川人,我深知,面临灾难时,人类是多么无助、绝望与恐惧。
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们都处于焦虑、恐惧、悲观与绝望之中。
发生特大自然灾害之后,人们可能会经历心理危机。
心理危机 (Mental Crisis)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创伤(如丧亲、离婚、交通事故、目击暴力事件、失业、战争等)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。


发生心理危机后的表现

在心理危机发生后,人们在情绪、认知、行为和生理上出现一系列的表现和反应:

情绪波动
经历心理危机后,人们可能会感到情绪波动,包括悲伤、愤怒、恐惧、焦虑等。这些情绪反应可能持续一段时间,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。
认知改变
心理危机可能导致人们的认知改变,包括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、思维混乱等。这些认知问题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。
行为改变
心理危机可能导致人们的行为改变,包括回避社交活动、不愿意与人交往、避免回忆等。这些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。
生理反应
心理危机可能导致人们的生理反应,包括失眠、食欲不振、头痛、疲劳等。这些生理问题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。

影响心理危机形成的因素

1
创伤本身的严重程度
自然情境:战争、灾害、疾病传播、恐怖事件等自然情境下的创伤往往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和破坏性,对个体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生活应激事件:如亲人过世、亲密关系破裂、失业、重大财产损失等生活应激事件也可能引发心理危机。

2
个体的易感性

当事人当时的年龄: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创伤的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有所不同。例如,儿童和老年人在面对创伤时可能更加脆弱。
个性特征:个人的性格、情感稳定性、应对方式等都会影响心理危机的形成。有些人可能更容易陷入心理危机,而有些人则可能更有韧性,能够更好地应对。
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程度: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,如家庭、朋友、社区等,可以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和资源,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创伤和心理危机。相反,缺乏社会支持或社会支持不足可能会加重心理危机。

心理危机发展的过程

1.冲击期
在经历创伤事件后,个体首先会感到震惊、恐惧、不知所措。
这个阶段是心理危机发展的初期,个体可能会感到极度的惊慌和混乱。

2.防御期
在冲击期之后,个体可能会进入防御期。
在这个阶段,个体可能会采取否认、逃避、物质滥用、攻击等行为来应对创伤。
这些行为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,避免面对现实中的痛苦和困难。
3.解决期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个体可能会逐渐走出防御期,进入解决期。
在这个阶段,个体的焦虑和恐惧可能会减轻,自信和自我效能感增加。
同时,个体的社会功能也可能会逐渐恢复,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,并开始尝试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。
4.成长期

在解决期之后,个体可能会进入成长期。
在这个阶段,个体可能会从创伤中获得成长和改变。他们可能会更加成熟、坚强和有韧性,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。
同时,他们也可能会开始关注和支持他人,传递正能量和希望。

我们可以做什么

01
对心理危机形成正确的认知
不需要、也不必期待个人很快的从创伤中走出。
悲伤、焦虑是人类正常的情绪反应,我们要理解他们。
有些创伤也许终生都不会完全过去,当事人更需要帮助去与创伤事实相处。
02
提供物质支持
确保当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,如提供食物、住所和安全保障。
这些基本的物质支持可以帮助减轻他们的负担,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应对心理危机。

03
给予心理关怀
给予认同和肯定,让当事人感到被理解和被接纳。告诉他们他们做得非常好,鼓励他们继续努力。
激活当事人的社会支持系统,包括家人、朋友、同学等。鼓励他们与亲密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,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。
给予持续的关注和支持,通过电话、短信或其他方式与当事人保持联系,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被重视。这种持续的支持可以帮助他们逐渐走出困境,恢复心理健康。
04
寻求专业帮助

如果当事人的心理危机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,或者他们无法自行应对创伤,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。
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更深入的评估和治疗建议,帮助当事人更好地应对心理危机。
同时,他们也可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转介服务,以确保当事人得到全面的支持和帮助。

危机后避免做这些

大事化小
“这没什么大不了的”,不要试图轻描淡写或忽视心理危机的严重性。要认真对待心理危机,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。
埋怨受害者
不要指责或埋怨受害者,因为他们已经承受了足够的痛苦和压力。要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感受,并提供支持和帮助。
开愚蠢的玩笑
避免在当事人面前开不适当的玩笑或用不恰当的语言来描述事件。这可能会进一步伤害他们的感情,并加重他们的痛苦。
过于好奇
想知道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,避免过于好奇地询问事件的细节或过程。这可能会让受害者感到不舒服或再次受到创伤。
不公正的猜疑
不要怀疑或猜测受害者的行为或动机。要信任他们,并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。
不再关注
不要忽视心理危机的影响,或者认为事情已经过去,不再需要关注和支持。要继续关注和支持受害者,帮助他们逐渐恢复心理健康。

END

撰文丨杨沛 北辰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师
